浉河区图书馆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浉河区图书馆按照区文广旅局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光辉百年 书香传承”工作目标,本着一切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优化服务,创新思维、励精图治、克难攻坚,从读者服务、业务管理、读书活动、提升馆员素质入手,经过一年扎实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本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1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紧跟形势,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规定每周组织集中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要求干部职工在思想上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狠抓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教育及道德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工作,遵纪守法,树立馆兴我荣,馆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3、结合建党百年组织图书馆全体干部职工赴新县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忠诚
二、坚持防疫、开放两手抓,全面实行免费开放
1、加强全馆干部职工健康监测管理,控制馆内座阅人数,确保坐阅读者之间安全距离。保持场馆自然通风,加强清洁管理,定时消毒。明确进馆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避免形成人员聚集,做到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保证日常和节假日开放时间。2021年全年新增办证数4624个(其中芝麻信用免押金读者900余人)。节假日期间共接待读者10000人次,全年入馆人数共计100000余人,疫情期间线上接待读者15231人,举办活动20余场。
3、拓展图书馆新的服务领域与空间。进一步推进图书馆“智慧阅读”数字化进程,强化拓展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数字平台功能联建,让更多读者通过更加便捷的平台满足阅读需求。
4、稳步推进总分馆建设。深入各乡镇办调研摸底,摸清存在问题,出台意见建议,推进总分馆建设。4月底,浉河区图书馆建成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新型电子借阅机,大数据展示屏,实现基础业务自动化管理和分馆对接。接下来我馆将积极搭建一体化网络服务平台和总分馆服务体系,进一步实现全区城乡通借通还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目标任务。
三、守正创新,做实阵地服务工作
1、优化制度建设,推进图书馆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图书馆工作制度建设,对已建立的工作制度进行梳理,对涉及读者服务等内容的相关制度进行了完善和充实,有效增强馆员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2、强化基础服务,提升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满意度。学习借阅新业务系统,提供便捷借阅方式;通过读者荐购和集中采购方式合理安排馆藏比例,建立总分馆条码编目,购置55000元新书,完成编目上架,同时以往3万余册图书重新编目上架,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方便读者借阅,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
3、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文明服务水平;对市、区创建办督查通知中所指出需整改的部分进行积极整改,及时更换广场周边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栏;设立咨询台和雷锋志愿者服务站,免费提供热水、免费提供复印服务;对待读者要求文明用语,对待读者服务至上;保持馆内整洁、无异味、无噪音,馆内营造温馨、舒适、服务贴心的读书氛围,与读者亲如一家人。
4、落实安全工作,紧抓安全工作不松懈,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定安全责任人,开展安全集中学习,进行消防安全员演练强化安全意识。每月对图书馆安全情况进行2次自检,着重检查线路、灯具、监控、消防器材维护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每月向上级机关上报安全生产情况。
四、用心开展各类活动、发挥社会职能
利用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为广大读者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
1、围绕建党百年,开展“光辉百年 书香传承”阅读活动。如:党史进乡村,送党课到东双河徐洼村,与农村党员一起学党史,悟党性,铸忠诚。红色故事进校园,走进东双河徐洼村小学,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带去了红色故事和图书、书包,开展“手拉手,阅读齐步走”活动。举办了《毛泽东诗词展》、《党的光辉照我心》图片展、《红色经典咏流传》万达广场朗诵会、《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儿童画展、《豫见红色人生,传承红色基因》线上知识竞答,《建党百年红动中原》短视频征集活动。
2、用好《红色印象》线上专栏,开展红色印象系列活动,介绍了柳林豫南农村第一支部、柳林中原突围纪念地、红色四望山等红色教育基地。朗诵《王伯鲁初上四望山》《婆婆寨惨案》,推荐党史理论图书阅读6本次。
3、办好线上“阅读伴你行”栏目。推出国学经典《论语》,《楚辞》《孙子兵法》《传习录》等名篇7期,品味典籍里的中国,让读者感受浩然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邃,
4、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在怀旧线上栏目“旧事不沧桑”中。通过5期阅读推广《记得昔日信阳在解放路吗》,《睡仙桥》,《你知道信阳的城隍庙吗》的阅读,让读者记得住乡愁,了解到老城的故事。
5、为读者推读美文系列线上阅读16期;“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主题线上推广阅读活动16期;疫情期间“闭馆不闭网 线上服务不打烊”系列线上阅读活动4期,“雷锋精神我接力获奖短视频展播”线上推广活动1期;“童心向党 经典传声” 线上广播剧配音活动1期;“建党百年 红动中原”短视频征集活动1期;“中秋月 阅中秋”线上阅读推广5期;“大手牵小手 浓情过中秋”线下活动1期;“夜读唐诗”线上阅读推广3期;浉河区图书馆‘书香少年’作品展播暨网络评选活动”1次。同时,为喜爱电影歌曲的读者准备了《醉了人的电影老歌曲》线上展播活动14期。
五、存在的问题
回顾2021年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工作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由于人员少、年龄偏大,特别是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很多工作不能开展;由于经费有限,购置的新书不能满足各阶层读者的求知需求,馆藏还达不到上级的要求,影响了进馆的读者数量,读者读书活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馆舍面积不足,琵琶台图书馆房顶漏雨,墙面渗水,缺乏存书库,消防水管没有接通,严重威胁到读者的人身安全;防疫工作还需一如既往的坚守;巩固完善双创成果还需全身心的投入;作为窗口行业,作风建设还需加强。
六、接下来工作思路
1、创新服务手段,精耕文旅融合发展服务品牌。我馆将以“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为主导,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开拓创新,通过朗诵活动、微信推读荐读等方式宣传推广浉河红绿文化、民风民俗,让更多朋友了解浉河分享浉河,着力做好各项服务,丰富全民精神文化需求,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2、以阵地服务为中心,展开各项读书活动。“向红色经典致敬”系列活动,积极搭建展示平台,征集美术作品、诵读作品,通过诵读、线上广播剧配音、知识竞答等方式,推出线上线下活动;开展“深读大别山”活动,收集推广浉河区红色文化与大别山文化相关的历史遗迹、名城名镇、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民俗节庆、名优特产、文化遗产、艺术瑰宝等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宣传大别山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大别山故事,提升大别山精神影响力;开展阅读推广进基层“手拉手阅读齐步走”活动,保障留守儿童阅读需求,阅读进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活动,以图书馆为传习阵地,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传习讲座、国学经典读本推荐、国学经典诵读等内容为核心的馆校教育合作体系,全方位实现文化浸润、修文修心的目标。
3、进一步推进分馆制建设工作进度。根据全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在现有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主要依托区级馆和乡镇办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进行建设,以区级馆为总馆,在乡镇办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置分馆,在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点,作为总分馆服务的补充和延伸。推动农家书屋、城市书房与区级图书馆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
4、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管理要求
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积极采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浉河区图书馆
2021年12月31日